10.2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是因为( )
①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③只要经济发展,就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④经济发展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③观点错误,应排除。
答案:B
2.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 )
A.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B.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解析: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故A、B项不能选;D项中同步富裕是错误的。
答案:C
3.习近平说:“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因此,这样的增长速度,是良性调整的结果。”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一选择( )
①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之举 ②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③证明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④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等信息可以看出,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太绝对。④不符合我国实际。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