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材料中“君”的行为意在
A.表达对周王虔诚和崇敬 B.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
C.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 D.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 制度•宗法制
2.明内阁权力很大,特别是明朝中后期,皇帝已大多放弃了御览章疏之权,均由阁臣拟旨。也就是说,批答章奏之权也有一部分实际下放到内阁。这说明内阁
A.议政权有所扩大 B.等同于宰相制
C.向宰相制发展 D.篡夺了议政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明朝的内阁制度。根据材料“明内阁权力很大”“批答章奏之权也有一部分实际下放到内阁”可以看出,明朝内阁议政权力逐渐扩大;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制度,故B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