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 分。
1.农历纪年也就是干支纪年,俗称阴历。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方法是,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为4、5、6、7、8、9、10、1、2、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4、5、6、7、8、9、10、11、12、1、2、3。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的天干,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依此方法换算, 民国元年为农历什么年?
A. 壬子年 B. 甲子年 C. 辛亥年 D. 辛丑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材 料,即读懂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的具体方法,然后根据这一方法将相应的数字与天干、地支相对应,最后就可换算成干支纪年了。民国元年就是1912年,依据上述方法换算就是壬子年,所以本题应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农历纪年法
2.“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 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 五年,齐侯因齐自称为齐威王
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
C.秦穆公加征鱼盐税收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 的诸候虽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其却由周王分封,并负有纳贡、朝觐和保卫周王室等义务。A项中的“ 自称为齐威王”违背分封制原则,故排除;B项中的史实体现出分封制的崩溃,诸候王开始挑战周王的权威,与分封制的原则不符,故排除;在分封制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故“自诸候出”的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