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学案38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实践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9世纪末面临被______的危机。
(2)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3)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4)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提出
(1)提出: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其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__,平均地权”。
(2)进一步阐发: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______”“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内容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____________。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4.评价
(1)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没有明确提出反对__________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5.三民主义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