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朱子语录》:“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久困弱。”宋朝是如何实现“一切收了”的?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久困弱”的论断?
实现: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认识:朱熹的论断有道理。宋朝以分化、并置的方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果导致地方缺乏自主性,削弱了行政效率,致使地方陷入困弱境地。
2.宋濂在《元史》中说:“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据此,有人认为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3.钱穆《国史新论》:“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反映了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怎样的特点?
唐朝在中央官制上实行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
4.伏尔泰认为:科举制“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科举制度为何会受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推崇?
①科举制具有许多优点。从方式看,追求公平、公正与客观;从标准看,择优录用。②欧洲启蒙思想家正在描绘“政治蓝图”,希望借鉴科举制形式通过公平竞争让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先填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