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期的(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如果让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3、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 )
A.陆九渊 B.顾炎武 C.王守仁 D.黄宗羲
4、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
A.孟浩然 B.杜甫 C.李白 D.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