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
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
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2.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也称“千
古一辩”。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
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
哲理。这里的“同”是( )
A.万物的本原 B.探究天理的途径 C.儒家的纲常伦纪 D.发明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