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练: 认识、评析类主观题热考题型专攻练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94 K
    上传用户conan01
  • 更新时间2016/2/25 9:12: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5·贵州八校联考)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相互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10)

【解析】本题是评析类试题。要求学生能够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切入,分析“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中人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因此此观点有其合理性;要求学生从“建立新的联系”这一点分析,运用“联系的客观性”来论述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虽然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并未否定联系的客观性。

答案:(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借助“一带一路”,加强区域合作,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交往活动,这一活动中人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所以此观点有其合理性。(2)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国与国之间、区域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上述观点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3)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客观的。(4)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