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
2 、汉武帝时期划全国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征收地方赋税
|
B. 管理地方行政
|
C. 监察地方政治
|
D. 掌管地方军事
|
3 、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据此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 促进地方自主性
|
B. 提升地方行政效率
|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
D. 提高中央财政收入
|
4 、唐杜荀鹤《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据此判断,当时寒族子弟入仕主要通过
A. 地方官员推荐
|
B. 参加科举考试
|
C. 皇帝破格征召
|
D. 家族的名望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