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道德理性 B.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C.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 D.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不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3、“夫仁义礼智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立论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
A. 尊儒抑法 B. 尊法抑儒 C. 外儒内法 D. 儒法并用
4、朱熹强调“五伦”观念:“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下列表述可以与此观念相应证的是( )
A.体现了生物进化理论 B.属于社会秩序的规范意识
C.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D.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