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 )
A. 外儒内法的社会化 B.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C.程朱理学的系统化 D.儒学观念的世俗化
【知识点】宋明理学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儒学各方面在社会现实方面的体现,故本题选D。A、B、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D
2.乾隆和嘉庆时期学者官员大都热衷于刊印自己的诗集,但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都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这种变化说明了道光年间( )
A.经世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控制逐渐加强 C.传统文化日趋衰落 D.“中体西用”的影响
【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世致用思想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与时政有关的著作”说明了经世致用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故本题选A。B、C、D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A
3.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
A.得益于政治民主自由的思想氛围 B.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心理
C.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错误,因为此时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并没有实现民主政治。B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国人自卑的心理。而D表述错误,因为思想解放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因为材料反映了当时出现了思想多元化的特征,这说明了观念变革是历史的必然,故本题选C。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