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
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由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
A.清静无为促其内心向善B.以兼爱之心化解恶念
C.用礼乐规范人们的行为D.用仁政诱导人们向善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体现的是性本恶的思想,为此而需要需要对其进行约束,这与战国时期荀子的思想相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A属于道家思想,虽符合材料的前部分,但体现不了性本恶的相关内容。B属于墨家思想,D属于孟子思想。
【答案】C
2.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人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
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的意图是( )
A.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B.宣扬迷信思想强化伦理纲常
C.利用天人感应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D.干预史家对历史的客观记录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A不是主要意图,B中的伦理纲常与神化出生无关。D错误理解材料。因为材料反映的是君权神授的内容,这与C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3.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者,五十以后不改
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反映了( )
A.理学思想影响婚姻观念B.小农经济滋生性别歧视
C.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D.明代法律存在等级观念
【考点】宋明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