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仁义、礼法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2.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3.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 “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知行合一
4.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①黄宗羲“工商皆本” ②陆九渊“心即理也”
③.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