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古代的中国,“宗”字属于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是“∩”下面加个“T”, “∩”像宫室屋宇之形,那么“T”可能表示的是
A.青铜兵器 B.祖先牌位 C.铁农具 D.皇帝宝座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其中“∩”像宫室屋宇之形,那么“T”代表的神祗,即祖先牌位,正确的选项是B项,排除CA项;商周时期没有确立皇帝制度,排除D项。
【答案】B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 D.实施严刑峻法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央集权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秦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突出特点是皇权之上,正确的选项是A项,BC项是中央和地方上具体的措施,D项是秦朝时期的治国理念,排除。
【答案】A
3.在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应是
A.分散相权,加强中央集权 B.以后历朝基本沿袭的政治制度
C.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该政策为以后历代所沿袭,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排除ABD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