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提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这个人最可能是
A.荀子 B.孔子 C.商鞅 D.韩非子
2.《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这一材料体现了
A.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B.法家思想的系统化
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 D.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3. 《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A.标志着儒学的思辨化 B.扼制了儒学的发展
C.反映了汉代察举制度的建立 D.有利于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