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 》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
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种举制让人埋首功名
C.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25.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 署毁,张彪伤”。诏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26. 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育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 “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 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
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