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 2010年1月11日《解放军报》报道,在我国某地石崖、石墙、石碑、石柱、石坊上留有大量标语,如“列宁万岁”“争取苏维埃中国”“平分土地”“实行共产主义”等。这些标语出现在( )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3. 在古代雅典伯里克利时期,所有年龄在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资格在陪审法庭供职。刻着每个民选审判官名字的小铭牌,被塞进一个抽签装置里,这个装置能够随机分配每天的陪审员。以下对该制度设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保证审判的公正性 B. 激发公民参政积极性
C. 一定程度限定陪审员资格 D. 确保公民参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