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58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3/18 13:52:2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墨子
2.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①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②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④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A .①④                 B.③④              C.②③             D. ②④
3.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A.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