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西洋历史的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一种社会形态。现在,把中国史上的‘封建’二字翻译为西洋史上的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史上秦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
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
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
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
2、一般认为,唐朝以前,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实行“诸应分田者及财物,兄弟均分”。明清更是规定:在分配遗产时,“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 )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解体 B.庶子与嫡子关系逐渐趋于平等
C.三纲五常观念受到冲击 D.妻妾地位逐渐处于平等的地位
3、据周朝礼制规定,天子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用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如忍也?”这反映了( )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
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