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
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题目中的“宗”应当理解为宗法制的“宗”,“君”应理解为周天子,“君权既并吞了宗权”指的是君权的扩张,不是两者的合并,故A项错误;君权的扩张是宗法封建制的强化,故B项正确;周天子的权力扩张,并不能说明宗法制的消亡,宗法制的权是转移给了君权,故C项错误;分封制度是君权的重要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25.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
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
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
可见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从题干材料关键词“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二者,生民之本……”可知: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故A项正确;“食”指农业食物,“货”既指布帛衣物,也包括货币,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了作者的农商皆本的思想,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关键词“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A
26.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八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
“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
这表明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知识点】宋明理学
【解析】题干中“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并未体现出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故A项错误;题干中“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体现出了统治者对孝道的重视,从而说明了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故D项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