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建”源于西周,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以“封建”一词对译西方的“feudalism”(封土封臣),后该词又输入中国,异化为社会形态学上的“封建社会”。结合“封建”词义的演变,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史实(  )
   A.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B.“西周封建”本义为封邦建国
   C.“西周封建”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
   D.“西周封建”本义与中央集权制相抵触
2、《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曾引用谚语“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来比喻君臣之间的关系。这说明(   )
   A.战国时期世袭制逐步被破坏               B.“家国一体”的局面开始形成
   C.君臣关系实质是一种买卖关系             D.分封制下贵族政治关系稳固
3、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人科举范围,但算学科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学科考试停止了。算学科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  )
   A.科技发展的停滞                         B.科举制度的衰落
   C.官僚政治的腐败                         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