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等信息反映出唐宋时期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相权和皇权的矛盾日益突出,故C项正确;唐宋时期实行的仍然是专制政体,故A项错误;宰相虽参与讨论军国大事,但皇帝仍是国家的实际决策者,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宰相制度
2.宋太祖时,各府、州公事,必须长官和通判“签议连书,方得下行”,北宋真宗以后通判“佐州郡之治,入则贰政,出则按县”。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央集权逐渐弱化 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通判权力有所提升 D.地方受到严密监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宋太祖时期所有地方文书须长官和通判联合签议,才能实施,宋真宗以后通判可干预州郡政事。这一变化说明通判权力有所提升。故选C。通判直接隶属于中央,因此应该是中央集权逐渐强化,A项说法错误;B项监察制度不断完善在材料中得不到充分体现,毕竟制度体系完善涉及多个方面,仅凭权力扩大一个方面不足以印证“监察制度不断完善”的说法;D项地方受到严密监控言过其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3.秦皇、汉武、宋祖均被认为是比较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因为他们都( )
A.重视儒家思想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提高丞相地位 D.强化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A项错误;B不对,封建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随着君主专制的发展,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C项表述错误;三位皇帝在位期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得到发展,因此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