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国( )
A.积极拥戴周天子 B.维护宗法统治秩序
C.互相协作促进统一 D.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各诸侯国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要求,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 )
A.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B.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
C.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D.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因此选C。A没有突出加强君主专制的本质,BD都不符合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
3.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
A.促进行政管理方便 B.加强军事上的控制
C.便于各地经济交流 D.促进区域经济平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以加强军事上的控制,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