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
2.《吕氏春秋》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
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
3.汉代京师长安的商业区有九市,“九市开场,货别隧分”。洛阳的商业市场有三市,“金市在大城西,羊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在当代不仅京师,一些名都和郡县也都设有市。下列关于汉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②城市商业活动比较繁荣
③政府开始鼓励商业发展 ④商品分区排列和出售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