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C.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2.《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 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D.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3.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