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
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
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
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 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
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 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
25.宋代有人说:“人生不可无田,有则仕宦出处自如,可以行志。不仕则仰事俯育,不
致丧失气节。有田方为福。”宋人的这种思想在此后的千余年间十分流行。这一现象
A.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强固 B.化解了官僚政治的内在矛盾
C.导致土地占有趋向豪强地主 D.阻碍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6.元代修史,朱熹及其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
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入《儒林传》。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明代理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B.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C.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D.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