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中国人“国力的觉悟”发生在 ( )
A.鸦片战争期间 B.五四运动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2.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近代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B.中国人自古以来勇于接受挑战
C.中国人在被动中抛弃儒家思想 D.中国已在近代融合到世界中去
3.对表3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业起点低,尤其是重工业尚未起步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产量持续增长,明显高于粮食产量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主要产品产量超历史最高水平
D.1992年我国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