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2、《汉书•食货志》载:“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该项经济法规所产生的影响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促进冶铁技术发展
C.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D.推广普及铁制农具
3、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
4、《晋书·食货志》中记载,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布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竟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B.货币流通作用减小
C.南方币制改革频繁 D.战争严重破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