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耕技术基本定型的是下列哪一种农具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由材料可知,唐朝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耕技术基本定型,故选D。A项为汉代的耦犁技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是耧车,为播种工具,C项是翻车,为灌溉工具,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分析材料信息可见,《论衡》中提出了“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反映古代农业增加了在土地上人力、技术的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D。A、B、C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3.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某种炼钢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坚紧,生铁安置其上…洪炉鼓鞘,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该炼钢工艺最早出现于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由材料可知,《天工开物》所记载的“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即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技术,故选C。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