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教师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40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7/9 14:35:0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     
A.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元子(大宗)哉”可知考查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所以答案选B,而不选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而分封制是层层分封,并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C错误。郡县制的设立才逐渐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所以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秦朝制度的特点。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中的“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体现了君主独裁专制的特点,“守宰之任骤更数易(官员随意任命),视其地如传舍”又体现了实行官僚政治的特点,C符合题意。A项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B与题意无关,D主要反映了西周的土地制度和分封制,故全部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制的特点
3.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瓦解                     B.宰相制的终结
C.科举制的确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根据诗中的“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可以判断当时推行的是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标准是血缘、门第;唐朝时期推行科举制,选拔的方式是考试,这打破了世家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促进了庶族地主的兴起。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