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唤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答案】D
【解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
A.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 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央集权是对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而题干是关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而言,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A,故选C。B说法错误,封建等级秩序日益明确;D是对于材料的错误解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
A.劳动人民的勤劳 B.商业经营受到时间限制
C.商业政策的宽松 D.城市的繁华景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等信息说明以日出和日入前三刻为开市和闭市的时间,可知唐代的市场有严格的交易时间限制,故选B。A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