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磔)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 )
①维护权贵利益 ②重视宗法伦理 ③注重公平正义 ④保护私有财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凡盗贼军,杀之无罪”,体现出④,由“凡杀其亲者,焚之”,体现出②;由“凡有爵者,不为奴”,体现出①。而③项“注重公平正义”,材料内容无从体现。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朝的刑法·特征
13.有学者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中央集权的“大厦”。下图中空格应填写的制度为( )
A.分封制度 B.科举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三省六部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示等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基础性制度”、“支撑中央集权”及图示信息。可知,这四个基础性制度涉及地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选官制度)等方面。据此排除CD两项,此两项属于在中央的制度。A项主要是周代管理地方的制度,不符合题干内容。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14.随着个体小农经济确立,我国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以下资料可以用来研究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精耕细作农业”要求,观察图片可知,①项属于原始农业时期的生产工具,谈不上“精耕细作”,排除。进一步可知,②③④三项涉及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进步,体现题干要求,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