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
A.以礼为本 B.隆礼重法 C.依法治国 D.君主集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题干材料即在强调“隆礼与重法”两个方面。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正确。其余ACD三项,均属于无关项,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主张
2.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描述,反映出( )
A.韩非子人性好利的思想主张 B.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激烈交锋
C.战国时以军功爵制激励百姓 D.诸侯争霸急需专制集权理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君垂爵禄以与臣市”、“计数之所出”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思想激烈交锋”,C项“军功爵制”,D项“专制集权理论”,无从体现。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3.《礼记·王制》中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此语包含的重要思想是( )
A.聚族而居,体现尊卑有序 B.因地制宜,促进生产发展
C.合理规划,促进人地和谐 D.天人合一,提倡尊天亲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即体现“人地和谐”思想。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项符合题意,正确。其余ABD三项的表述,题干材料内容核心意思,均无从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相关思想主张·人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