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反映的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朝制
【答案】B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内容
2.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置刺史,其共同目的是( )
A.服务皇帝加强监察 B.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C.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D.代替皇帝掌管律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代的时候,为加强对地方管理的监督,设立刺史制度。所以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监察制度•作用
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上述举措旨在( )
A.弱化三省之间的相互牵制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削弱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 D.抑制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唐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秦代建立了宰相制度,宰相只有一人,掌握大权。后代为削弱相权,往往采取分割事权的办法。从材料可知,唐代宰相人数不断增多,使相权进一步分割,加强了君权。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代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