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3酶和ATP
(一)、考法解法
命题特点分析
本考点是轮考内容,考查形式基本是单选,难度系数在0.4左右,考查难点酶与ATP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考点主要考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及与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联系。
解题方法荟萃
一个选择题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个由题干和4个题肢组成的联系紧密的系统,解答选择题的基本步骤就是围 绕明确题干的规定性和辨析题支来逐步展开。
如何审干扰因素也是做选择题的技巧之一,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题干,排除干扰。有些试题利用考生对日常现象和习题训练中的思维定势干扰正确解答,如把娃娃鱼当成鱼类、把霉菌误认为细菌、把果实发育当成果实成熟、把生长素当成生长激素、把选择透过性膜等同于半透膜、把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误以为氨基酸数目等。考生在审题时,定要后清题目要求,并在全卷做完后再仔细审查一遍。
(二)、真题剖析
【题干】(2014•福建)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B. RNA聚合酶 C. RNA D.逆转录酶
【答案】C
【解析】(命题意图)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 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解题点拨)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 ,剩余部分为RNA,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说明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RNA。
(点评)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