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周的铜器铭文里有关于周王赐臣下“一田”“十田”“卅田”“五十田”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A.土地私有制度形成 B.分封制按等级授田
C.诸侯国的力量增强 D.有固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
2.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3. 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土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宗法制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