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 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 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3、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覆 (农具)啖(淡)食”。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 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 B. 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
C. 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 D. 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