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
2.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三纲五常受到挑战是材料中皇帝权利受到欺凌的表现,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下,权利的高度集中,一旦君主孱弱,会导致大权旁落,这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根本原因,故B项正确;宗法观念在现在依然有体现,宗法观念丧失殆尽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皇权的暂时旁落是对材料的现象的表述,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皇权至高无上
3.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
A.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可知该制度为人才选拔制度即科举制,故 A 项错误;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故 B 项错误;科举制将选拔官吏的权力由 地方上升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C 项正确;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故 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