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72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7/26 10:33:0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选择A项;宋朝时期出现利用水力运转的灌溉工具高转筒车,汉代赵过推广耦犁技术,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因此排除BC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2、《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读材料可知,“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强调了耕作时间和季节的重要性;“用粪犹用药也”强调的是施肥的重要性。这样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高产,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其他三项都是C项的具体表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古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耕织结合的特点,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