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编辑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96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8/6 11:29:4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一、单选题:共35题
1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答案】A
【解析】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中“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为假说,而“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为演绎,A正确。
 
2下列关于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B.利用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位素标记法
C.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