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2.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
A.AT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正好相反
B.ATP与ADP同时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C.ATP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D.AD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3.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第一组:H218O+CO2→某种植物→18O2 第二组:H2O+C18O2→某种植物→O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B.两组实验中只需要一组就可以证明预期的结论
C.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D.为了排除光照的影响该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4.蛙的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主要特征是( )
A.没有出现纺锤丝,但出现染色体
B.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
C.出现纺锤丝,但没有出现染色体
D.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
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