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说:“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礼法并施 B.施行仁政
C.君民共治 D.君贵民轻
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据此,该人应属于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孔子收徒讲学,西汉设立太学,都是对古代教育事业的重大发展。下列对两者分析有误的是
A.办学性质并不相同 B.教育对象都涉及社会中下层
C.都推动儒学的传播 D.教授内容以《论语》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