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编辑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习题精炼:33 实验设计与评价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化学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193 K
    上传用户rongerkl
  • 更新时间2011/1/3 15:27:1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2.下列操作切实可行的是(   
A.分别通Cl2SO2于装有品红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就可区别Cl2SO2
B.分别向装有甲苯和溴苯的两支试管中加水以区别甲苯和溴苯
C.向试管内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在试管中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有无
D.某溶液中通入Cl2后,滴入KSCN溶液以检验原溶液中有Fe2+
解析:A中,Cl2通入品红溶液中,首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从而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SO2与品红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也使品红褪色。所以用品红无法区别Cl2SO2B中,甲苯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沉在水底下,只要加入的水和有机物的体积不同,我们便很容易弄清水在上层还是下层。从而达到区分二者的目的。C中,此操作有两点问题,其一是红色石蕊试纸插入试管中,而不是放在试管口;其二是红色石蕊试纸没有用水湿润。因而要么有氨气产生,而试纸未变蓝;要么没有氨气产生,但试纸因接触试管内壁,与NaOH发生反应而变蓝。这两方面操作都不能有力地证明的存在。D中,先通Cl2,后滴入KSCN,虽然溶液变红,但不能肯定溶液中的Fe3+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原有的Fe2+被氧化生成的,因而就不能确定溶液中Fe2+的存在。
答案: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