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中学2010-2011年度上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悠久,体系之完备,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具有典型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1~5题
1.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 )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強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应是( )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
A. 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 世官制
4.从汉到明清,宰相大臣的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