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武王去世后,其13岁的嫡长子姬诵继位,因姬诵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摄政。姬诵的另几个叔父管叔、蔡叔和霍叔认为周公有篡位之心,并依此为借口发动了“三监之乱”。由此可见
A.分封制激化了家族矛盾 B.宗法制弱化了君主权利
C,地方势力享有较多特权 D.周初统治秩序尚不稳定
2.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正统化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专制制度的加强 D.科举制度的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