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生前并不得志,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孟子游说诸国,虽声誉日隆,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苟子虽然做过兰陵令,但是政治上未有太大建树。这反映了
A.儒学在诸子时代不是“显学” B.儒学因受到政治压制而衰败
C.儒学对治国安邦无实际效用 D.儒学与时代需求有较大偏离
2、春秋战国诸了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反映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强调农民要“强力从事”, 发展经济;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田界)。三位学者的主张都是
A.完全有利于维护统治者利益 B.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为达成富国强兵、实现统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