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卷(必修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应该出自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孟子》
D. 《韩非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民畏严刑,民恶重刑;以所畏、所恶,禁其衰、防其奸”;这样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这种观点赞赏用严刑酷法来治理国家,属于法家。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