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
2018.2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这样评价儒家:“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以下能反映这一观点的主张是: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D.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 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3.董仲舒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