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 )
A.巩固专制统治 B.和谐人际关系 C.维护社会秩序 D.确立儒学独尊
2.《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3.西周孝的对象为祖先考妣(不包括健在的人),孝的形式是祭祀,以不断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