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编辑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化学 解析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化学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58 K
    上传用户kirinye
  • 更新时间2018/8/24 11:08:5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7. 尿毒症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不能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引起的毒害。对尿毒症患者的血液进行透析是缓解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血液透析与下面操作的基本原理相似的是(  )

A. 饮用豆浆缓解因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

B. 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C. 用半透膜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Cl

D.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然后再加水

【答案】C

点睛:蛋白质溶液中遇到轻金属盐,比如硫酸铵、硫酸钠等,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以沉淀的形式析出,但是蛋白质没有失去水溶性,没有失去生理活性,属于物理变化;蛋白质溶液遇到重金属盐,比如硫酸铜、醋酸铅等,也产生沉淀,但蛋白质发生变性,属于化学变化,失去水溶性,失去生理活性。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B. 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CH3COO)2Cu+2H2O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D. 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

【答案】D

【解析】乙酸属于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错误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醋酸铜为离子化合物,拆成离子形式,题中没有拆,B错误;由于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C错误甲醛有还原性,1个醛基还原2mol银,甲醛相当于2个醛基,因此最多还原出4mol银,甲醛被氧化为碳酸根离子,D正确正确选项D。

9. 某种橡胶分解产物为碳氢化合物,对这种碳氢化合物作如下实验:

①若取一定量完全燃烧,使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增重0.72 g,再通过石灰水,石灰水增重2.2 g

②经测定,该碳氢化合物(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4倍。

③该碳氢化合物0.1 mol能和32 g溴起加成反应.

④经分析,在③的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不同的碳原子上,且溴代物中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碳氢化合物为2-甲基-1,3-戊二烯

B. 该碳氢化合物与溴单质1:1加成时可以生成3种不同的产物

C. 该碳氢化合物与溴单质1:1加成时可以生成2种不同的产物

D. 该碳氢化合物与足量氢气加成时可以生成正戊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若取一定量完全燃烧,使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增重0.72g为燃烧生成水的质量,物质的量= =0.04mol,再通过石灰水,石灰水增重2.2g为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其物质的量= =0.05mol,则该碳氢化合物分子中C、H原子数目之比=0.05mol:0.04mol×2=5:8,其最简式为C5H8;②该碳氢化合物(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4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34×2=68,故有机物分子式为C5H8,其不饱和度= =2;③该碳氢化合物0.1mol能和32g溴起加成反应,溴的物质的量= =0.2mol,碳氢化合物与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含有2个C=C键或1个-C≡C-键;④经分析,在③的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不同的碳原子上,说明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含有2个C=C键,且溴代物中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故该碳氢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CH3)=CH2;A.该碳氢化合物为CH2=CH-C(CH3)=CH2,名称为2-甲基-1,3-丁二烯,故A错误;B.与溴单质1:1加成时可以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生成3种不同的产物:BrCH2CH(Br)-C(CH3)=CH2,CH2=CH-CBr(CH3)CH2Br,BrCH2CH=C(CH3)CH2Br,故B正确;C.由B中分析可知,与溴单质1:1加成时可以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生成3种不同的产物,故C错误;D.该碳氢化合物与足量氢气加成时生成CH3CH2-C(CH3)CH3,为异戊烷,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推断、烯烃的性质等。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